会员:
我来自杭州,是一位有5年癌龄的肝癌患者。古人有句话:悬壶济世。徐教授,你就是这样的济世人。
徐克成:
你说“ 济世” ,就是救人。一人被救,就为其他人带来希望。下面是一个真实的神奇故事。台湾女作家吴林林的儿子小明38岁, 患晚期肝癌,医生判断只有2个月生命。吴林林伤心的“心几乎要停止跳动”。她带着小明来到上海。一家大医院的一位副院长推荐使用复合免疫剂。半年后, 小明的黄疸腹水消退,活下来了。吴林林感动之余,写了一本书《0.0001的机会——绝处逢生的抗癌奇迹》,马英九等6位名人为之作序。2008年8月,台湾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,赵先生,36岁,患了肝癌,肿瘤11厘米,在美国开了刀,2年后复发,肿瘤5厘米。看了这本书,马上来到上海,接受了复合免疫治疗。3个月后,肿瘤缩小,超声上肿瘤周围出现“暗晕”。一年后,CT复查显示肿瘤消失。


台湾出版的《0.0001的机会》。右为康复中的赵先生,一副健康气色
会员:
我们看过这本书,台湾书店有的卖。我也是一名肝细胞癌患者,已经5年了,接受过手术切除,近几个月甲胎蛋白升高,正在吃靶向药,但副反应很大,我准备放弃了。是否可以接受复合免疫治疗?
徐克成:
肝癌现在有靶向药,这是“ 常规”药。化疗也是合规的,看你怎么取舍。2008年4月,深圳电台的金话筒主持人胡晓梅带着父亲来到广州。我一看, 他的父亲肝脏上布满肿瘤。晓梅是我的好朋友,说:“ 徐教授,父亲过去很苦,现在日子好过了,救救他吧? ”我说:“晓梅,不要住院了,回家,我给你想另外的办法。”我让时在深圳工作的我的学生雷医生,每周到她家为她的爸爸注射复合免疫剂。2009年11月,我带着我院的同事去到晓梅家,她的爸爸看起来就像正常人,甲胎蛋白完全降到正常,肝内肿瘤已经消失了大部分。
会员:
胡晓梅是名人,主持的电台节目《夜空不寂寞》在深圳保持了连续15年的最高收听率纪录,被誉为“ 中国南方的广播奇迹”。2009年9月2日,《健康报》第4版整版报道了胡晓梅在抗癌救父路上心得和感言《仁者有爱 仁术求新》。


晓梅的爸爸在家中,右为胡晓梅在《健康报》发表正版长文,感谢救父之恩
徐克成:
胡晓梅又救了另外一个人。这是深圳电视台的一位英文主持人尹姐,女,45岁。2008年9月下旬的一个早晨,胡晓梅等3个人搀扶着她,从深圳来到时在新港西路的我院办公室。她不能坐在椅子上,卷曲在地上不停地呻吟。她是2007年因为肝癌接受了肝切除术,确认为肝细胞癌。一年后肝癌复发。超声和 CT 显示肝脏、肝门、脊椎, 后腹腔淋巴结多处转移。严重的黄疸。腹壁皮下多个结节性转移。患者下背部和下肢剧烈疼痛,无法行走,多次企图自杀。她不得不整天依靠吗啡来缓解疼痛。我不敢收治她,因为她已无可以应用的治疗。但看到她那样痛苦的表情,我于心不忍,说:“我先给你打一针,你先回家。”第三天 ,晓梅来电话,说尹姐的疼痛减轻了80%。我马上叫她再来广州,继续接受复合免疫治疗。几天后, 我正在上海家中度国庆假期,她发来在医院散步的照片,说疼痛完全消失了。几周后,我到深圳探望她, 她开玩笑说,她“现在可以走2公里”。再看她的腹部,原先隆起的皮下转移结节神奇般消失了。
会员:
胡晓梅是名人,主持的电台节目《夜空不寂寞》在深圳保持了连续15年的最高收听率纪录,被誉为“ 中国南方的广播奇迹”。2009年9月2日,《健康报》第4版整版报道了胡晓梅在抗癌救父路上心得和感言《仁者有爱 仁术求新》。

尹姐的腹部结节状皮下转移。右图显示复合免疫治疗2周后,结节消失了
会员:
这绝对是不可想象。我遇到住在你们医院临近的一个肝癌患者,讲起你,他感动的直流泪。他给我们看他的手臂上的“ 结节” ,说是注射了你的“疫苗”。
徐克成:
这位患者姓孔,46岁。2016年11月9日他来我院门诊,表情淡漠,皮肤和巩膜严重黄染,大量腹水。CT显示肝脏中弥漫性多发性占位性瘤块, 最大的10厘米、门静脉癌栓。血液总胆红素升高10倍,白蛋白只有27克,AFP 29000。
我让他住院,他拒绝了。病人拒绝住院 ,也拒绝任何常规治疗 ,只接受中医治疗。我给他开了5味中药,同时让他接受复合免疫治疗。4个月后, 他来到门诊,此时行走如同常人,已恢复了工作,每天驾车100公里,来往东莞上班。血液测试:总胆汁素降至正常,AFP降到82,CT显示肝内肿瘤没有显著进展,但门静脉癌栓消失。他带来我写的一本书《与癌共存》,在书扉页他写上“我是典型与癌共存者”。

孔先生在徐克成的《与癌共存》书上写道:“我是典型与癌共存者”。

上图为他的手臂上注射后局部反应
李定纲:
肝癌中最常见的是肝细胞癌。对早期肝癌,无论是手术还是微创消融, 都有良好效果,但对进展期肝癌,治疗仍是挑战。靶向治疗是目前常用药,但有效期短,不良反应多,不一定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期。更麻烦的是,有报告,此类药可以控制肝内的癌症,但却促进肺转移。徐教授介绍的几个病例远远超过现在主张的治疗,非常欣慰。
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