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定纲:
癌症治疗为了什么?是患者“ 活下来”。生命至上,癌症患者,尤其那些看来失去生存希望的患者,生命的延续和健康,都是“ 神奇”。广谱抗肿瘤复合疫苗在2010年获得中国专利,王振义院士和徐克成教授都是发明者。这是一种新型癌症复合免疫治疗方法,目前已经获得特许,在海南博鳌乐城应用于患者。徐教授本身就是一个神奇人,他应用这种复合免疫疗法治疗了许多癌症患者,又演绎了许多神奇故事。
今天参加对话会的有来自广东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苏等省市的癌症康复会的代表, 欢迎各位到来。现在请徐教授与大家分享,也欢迎大家随时提出问题。
徐克成:
谢谢李教授的介绍。说到“ 神奇”,我想起2013年在北京接受“ 白求恩奖章”,当时是我手术后第7年,卫生部的几位领导都说我能活下来“ 太神奇了” 。人民卫生出版社当场要给我出一本书, 这就是后来大家看到的《跟我去抗癌》。现在, 我“ 重生” 整整“1 8岁” 了。有时我的潜意识中萌生一个想法:难道我的这个“癌”对我发了“善心”吗?
会员:
尊敬的徐教授, 我们都是癌症患者。你是我们广东省生命之光康复协会会长。我们就想听你的神奇故事。你现在神采奕奕, 那里像一位84岁老人呀!
徐克成:
我的这个癌太恶了。文献报告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就是1 9个月。幸运的是我遇到贵人。2008年初,我回到家乡南通为我的老师庆80大寿。祝寿之余,我和王振义院士沿着长江边散步。王院士是我的人生导师。我谈起我的病, 王院士沉默了好一会, 说: “ 说实话, 你要生存下来, 必须换个思路。“ 他要我到上海, 找他的一个学生孔医生, 她有一种复合免疫疗法,很简单,救了不少人。几天后, 我去到上海, 直奔孔医生家。孔医生很热情,马上给我手臂上注射了一种针剂, 她十分有信心的说:“徐医生,只要你坚持‘打’2年,保证你长命百岁。”
会员:
王振义院士很有名, 得到国家科技最高奖。他发明的维甲酸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轰动世界。我们在网上看到今年大年初三你在上海向他拜年,他向你祝贺“1 8岁”呢!
徐克成:
他已100岁了,但脑子清晰,说话风趣,说:“我已100,你才18,我们是一老一少呀! ”他对复合免疫十分关心,把它看成是发明维甲酸疗法之后的又一创新。5年前,他在95岁时,我向他拜年,他开玩笑说:“上帝怎么还不召我回去,也许是复合免疫没有成功,我不甘心。”这次看到我, 他好开心, 笑着说:“ 这个方法在你身上成功,那我可以‘走’了. . . . . .”

2024年大年初三,徐克成向王振义院士拜年,王院士风趣的说:“我100,你才18,我们这是一老一少呀!”
李定纲:
今天的对话会, 我们主要讲的不仅是“ 学术” , 更是人文。有人提出“ 说事医学” , 就是说“ 个案” 。从“ 学术” 考虑, 个案的“ 证据性” 不高, 但一旦面对死亡,“ 个案”就是最大的“ 证据” ,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,“活下来”都是最大的现实。
徐克成:
同意李教授的看法。今天我讲的故事主人公都有以下几个事实: 第一诊断明确, 都有病理证实; 第二, 均接受过“ 正规治疗” 而失败, 或无法接受“ 正规治疗”,已是山穷水尽,走投无路了;第三,实施复合免疫治疗,不仅仅是技术,很大程度上,出于人文关怀,更重要的是,医患相敬相爱,爱字为先。
(未完待续)